甲、乙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F是由分子引力F引与分子斥力F斥共同产生的,并随着分子间距r的变化而变化,其规律如图所示。若甲固定在原点O,乙可在r轴上移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F随r的增大而减小 |
B.F引总是小于F斥 |
C.随着r从r0开始增大的过程中,F总是做负功 |
D.随着r从r0开始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
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
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1∶2 |
B.交流电a的电压瞬时值u=10sin0.4πt(V) |
C.交流电b的电压最大值为![]() |
D.在图中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p2,V1=2V2,T1= ![]() |
B.p1 =p2,V1=![]() |
C.p1 =2p2,V1=2V2,T1= 2T2 | D.p1 =2p2,V1=V2,T1= 2T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
B.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 |
C.lg氢气和1g氧气含有的分子数相同,都是6.02×1023个 |
D.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就是布郎运动 |
在验证平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A、B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O处,如图所示,此时,现在保持A读数不变化,减小
角,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采用的办法是()
A.增大B的读数,同时减小角
B.增大B的读数,同时增大角
C.减小B的读数,同时减小角
D.减小B的读数,同时增大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