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预算法》修改,把财税体制改革带入了更深一步的发展中。审议通过之前,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在互联网上征集到意见超过33万条,超过了2013年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征求意见时收到的23万条意见。公众提出的意见数量之巨大,显示出公众高度关注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这个过程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要解决这个冲突首先就必须允许人民群众“发声”,保障依法治国进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各项权利,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理性地保持在一定的合理限度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有效地激发利益相关者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参与依法治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点,说明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允许人民群众“发声”的意义。
(2)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角度,说明《预算法》修订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的方式不转变不行,经济发展不适度不行。当然,我们所说的发展,是就业和收入增加的发展,是质量效益提高和节能环保的发展,也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科学发展。”
根据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
屈原的《天问》里面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表达了其对世界本质的理性探索,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在那个时代,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的巨峰。关于其写作灵感与缘由,汉朝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有一段描述:“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于是“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
山东省某村由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在村民公开会议上,针对多数村民提出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村委会进行商讨,发动村民捐款,对污染严重场所进行全面清理、绿化,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该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用村务公开、村里账目定期检查、村委会汇报工作等进行民主管理
(1)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该村村民是如何参与民主管理的?
(3)青少年应如何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村是中国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为此,政府研究制定了包括津贴、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助学贷款代偿、公务员招录、户口管理、一次性安置费等激励和保障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聘到村任职,带领农村走上致富道路。
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聘到村任职时履行了哪些政府职能?
2013年7月初,广西贺州市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危及当地及下游广东地区饮水安全。发生污染事故的贺江支流马尾河段竟有数百家小作坊式的采矿选矿企业,其中很多都没有经过注册审批。为深刻吸取贺江水污染事件教训,广西制定了《全面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清查大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各市县检查工作由当地政府领导带队,实行谁带队检查,谁在检查结果报告上签字负责,今后出问题就向谁问责的原则。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把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