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该作物在甲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

A.3月 B.4月
C.8月 D.11月

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上市较迟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病虫害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问题。

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图6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耕地后备不足 B.水资源浪费严重
C.人均土地面积少 D.缺水问题突出

该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1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1、表1,思考: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