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10 s末物体在a点右侧2 m处 |
B.物体减速时的加速度大于加速时的加速度 |
C.力F的大小为3N |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北斗”卫星屏声息气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和3.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
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
A.半径变大 | B.速率变大 | C.角速度变大 | D.加速度变大 |
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OoC到40oC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
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 |
C.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
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