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为1 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1)在图甲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画在答题卷上)。
(2)开关闭合前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填“左”或“右”)
(3)实验中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I=0.5A时,小灯泡的电阻R= Ω。
(4)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获得的最小功率是 W。(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2 W”的字样,现在要用描绘这个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 V,内阻约10 kΩ)
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4 Ω)
C.滑动变阻器(10Ω,2A)
D.滑动变阻器(500Ω,1A)
E.学生电源(直流6V)、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选用上图中电路图来完成实验;(选甲或乙)
(2)实验中所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序号字母表示)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电压表测得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得通过金属丝中的电流I,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测得数据如图所示,请从图中读出d=_________mm.U=_________V,
)(12分)某品牌电饭锅采用纯电阻电热丝加热,有“煮饭”和“保温”两种工作模式,在220V电压下额定功率分别为600W和80W.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测定该电饭锅电热丝的电阻.
现有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电阻箱R(精度0.1Ω)电压表V(量程3V,内阻很大),电流表A(量程6mA,内阻r = 35.0Ω),开关及导线若干.
①同学们利用多用表进行初步测量和估算发现,电饭锅处于不同工作模式时,实验电流差异较大.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他们打算将电流表的测量范围扩大到48 mA,则应该将电阻箱调节至R = ______Ω并与电流表并联.
②同学们设计并连接了图2所示的电路图,接通电源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填“a”或“b”)端.
③将电饭锅调至“煮饭”模式,_______(填“闭合”或“断开”)开关K2,再闭合开关K1,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发现两表示数均有示数,但都不能调到零.如果该故障是由图中标号“1”到“6”中的一根导线断路引起,则断路的导线是_______.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记下各电表六组读数后断开开关K1.然后将电饭锅调至“保温”模式,改变K2状态,再闭合开关K1,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记下各电表六组读数后断开开关K1.
④直接将两组实验读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实验中电饭锅处于“煮饭”模式时测得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⑤同学们计算发现,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均正确无误,但实验得到的结果比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阻值小很多,请指出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2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块金属板的长、宽、厚.测量结果分别如图1中甲、乙、丙所示,则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cm.
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
-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与m应成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图(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小车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