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万人,比2013年末减少371万人。下图甲为发达国家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图,图乙为中国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据此回答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快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C.快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D.慢城市化速度非常快

针对劳动力年龄人口状况,中国应(   )

A.大力鼓励生育 B.吸引人口的迁入
C.调整产业结构 D.遏制人口老龄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水 B.空气 C.风力 D.生物

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据此回答5~6题。
这类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  )

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表现复杂性

读“城市建设前后水资源状况示意图”,回答3~4题。

引起城市建设后径流变化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1~2题。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水汽输送
C.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 D.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④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表示北赤道暖流

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控制降水多
B.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C.受台风影响次数多,雨量大
D.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