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这些无不蕴含着现代性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极富有包容性
②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④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局限的普遍意义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4)意识决定于物质
  A(1)(2)(3)(4)B(1)(2)(3) C(1)(3)(4)D(2)(3)(4)

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望梅止渴"说明了()
 (1)望梅确实能解渴( 2)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
 (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1)(2) B(1)(2)(3) C(2)(3) D(2)(4)

"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
 (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2)(3)(4) B(3)(4) C(3) D(4)

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
 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