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有一个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它跨越了漫长曲折的历史道路,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理想缺失、价值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享乐、极端自私等现象普遍存在。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当前,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正所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说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联系学校实际,请你就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3点建议,并分别说明文化生活依据。
危难时刻,祖国接你回家。2011年2月,鉴于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海陆空联动,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有序的撤出了3.5万多中国公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行动。
这次撤离行动取得成功,取决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得益于我国多年来的成功外交:
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主持正义,得人心,朋友多。
我国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内容?
(2)我国在外交活动中为什么要坚定的维护本国公民的利益?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为深人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某校高(1)班同学组织了以“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回眸“十一五”】资料链接: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百姓物质生活明显改善,精神需求不断满足,幸福感显著增强。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撑。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上述资料链接中蕴涵的道理。
【决策“十二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过程:
(2)请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
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上海任大学校长期间,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及其规律,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思想和理论成果,极力推进“拆墙办学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05年,他建议上海大学在“自强不息”校训的基础上,再添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引导学生做一个爱祖国、有理想和全面发展的人。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钱伟长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的启示。(10分)
材料一: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一代信息技术前沿的桥头堡,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
材料二: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物联网发展为什么要抓住机遇,及早规划。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2011年4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草案》进行表决。 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媒体、公众纷纷发表看法,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参与热情超过其他参与征集意见的法律,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