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
取适量试样溶于水,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 |
| B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
| C |
验证Ksp(AgCl)>Ksp(AgI) |
向5 mL 0.1 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3滴0.1 mol/L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的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
| D |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W> Z>Y>X |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
| C.4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低 |
| D.W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
|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
| 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
|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 |
|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
|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 D.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