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铁生锈;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矿石粉碎;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⑦汽油易挥发;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⑩纸张燃烧
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
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糖类,如淀粉,其化学式是(C6H10O5)。科学家使用由多种特殊的酶组成的混合物,将淀粉和水转变成CO2和H2的混合气体,将CO2除去后,H2进入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燃料箱容量为55升的汽车可携带约27千克淀粉和21千克的水,完全转变,可以产生4千克氢气,其余为CO2。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l)利用该项技术,汽车运动时时的机械能最终由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而来__________________
A.化学能 | B.太阳能 | C.电能 | D.热能 |
(2)混合物中的酶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_______________性。
(3)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淀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一辆氢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功率是70千瓦,氢气的热值是1.4×108焦/千克,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在阻力不变和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时,要使该车能正常行驶,汽车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____________千克
(5)这种技术的实用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在汽车中怎样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就是问题之一。有人提出了下列:
①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
②将混合气体通过溶质质量:
③在常温下对混合气体加压,使之液化分离(在20℃时,将CO2加压到5.73×106Pa,即会液化;氢气在-239.96℃以上温度时,加高压也不会液化)。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理论上你认为哪种方案更适合在氢动力汽车上应用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2NaCl+2H2O2NaOH+Cl2↑+H2↑。因饱和食盐水中混有一定量的NH4Cl,在电解时会引起爆炸。为除去NH4Cl,工业上常利用电解后的碱性废液、Cl2与NH4Cl反应(其中Cl2与NH4Cl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使NH4Cl转化成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请说出此方法的优点之一_______________。
“西气东输”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约4200公里的管道向东输送。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将取代部分工业和居民使用的煤炭和燃油,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滤,在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3)煤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污染大气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为。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俗称孔雀石、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物质。碱式碳酸铜受热发生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宋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给同学们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胶皮管若干,已略),并告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请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前,检验A中反应容器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产物中的气体,如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如产物中的气体使____装置中的物质变为蓝色,则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
(3)若一次性完成上述两项证明,且使实验更科学合理,应在(2)中所选的两套装置中间增加__________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证产物中的黑色固体,应选择____装置进行实验,还需要一种固体反应物是___(写名称)。
(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今年,我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情,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困难,为缓解旱情,有关部门实施了人工降雨,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
⑴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净水器中用来作吸附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⑶如果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毫升来计算,一天(24小时)流失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升;
⑷抗击旱灾,从我做起,你对节约用水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