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甲是单质;乙、丙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丙的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分别写出甲转化为乙、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 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 A B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 D 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 F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 A 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 B D 的化学方程式
(3) E 的用途.(答一点即可)

用五个圆表示 A (氧化铁)、 B (稀盐酸)、 C (二氧化碳)、 D (碳酸钙)、 E (氢氧化钠溶液)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 C D E 三个圆画到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写出 A B 反应的现象
(3)写出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M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 是大理石主要成分, B 是人体胃酸的一种主要成分, F 是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 E 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E 的俗称为,请画出 K 所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通电电解 J 时,通常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的目的是,电解一段时间后在相同条件下,生成气体 L 和气体 K 的体积之比约为
(3)请写出 I K 中燃烧时的现象;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请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小阳同学在厨房里,发现3包用相同塑料袋装着的白色粉末,询问后得知是淀粉、苏打(碳酸钠、 N a 2 C O 3 )和小苏打(碳酸氢钠、 N a H C O 3 ).为了区分它们,把3种白色粉末分别标号为 A B C 后,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l)各取白色粉末少量于试管中,分别加适量水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 A C 试管内为无色溶液, B 试管内出现明显分层现象.可判断白色粉末B为
(2)查询资料:碳酸氢钠在加热时能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不会分解.
(3)取少食 A C 两种白色份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加热 A 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加热 C 时无上述砚象.可判断白色粉末 A
(4)小阳用碳酸钠粉末又做了以下实验:
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甲溶液是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均由下表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l
Mn
Fe

(1)甲溶液在黑色固体乙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丙,丙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甲溶液中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2)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丁放入过量戊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
②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