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
| B.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
| C.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
|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H- | B.KClO3 | C.Al2O3 | D.O3 |
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 | B.玻璃 | C.塑料 | D.棉布 |
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
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
数量越多,则溶液的碱性越强。同体积的10%的NaOH溶液与10%的KOH溶液(溶液密度相同)相比,碱性更强的是
| A.NaOH | B.KOH | C.一样强 | D.无法比较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其结晶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