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体,因此研究其制法极为重要。
①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碳酸钙(大理石或石灰石),不仅因为这种原料含有 (填“钙元素”或“碳酸根”),而且来源非常广泛。
②某小组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思路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确定反应原理】
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 。
Ⅱ.甲同学认为:应该选择反应C+O2CO2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写一条) 。
【确定实验装置】
Ⅰ.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③ ;④ 。
Ⅱ.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所需仪器的编号为 。
Ⅲ.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 。
A.反应物状态 | B.气体的密度 | C.反应的条件 | D.气体溶解性 |
【进行制取实验】
Ⅰ.验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Ⅱ.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某同学利用双氧水分解的反应测定双氧水的浓度。他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Ⅰ.若该反应产生0.01mol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列式计算)。
Ⅱ.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时会带出水蒸气,该因素将导致上述实验测定的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丙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冬天捞到的“碱”,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 相似.
(4)在t1℃时,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 g.
(5)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4)若b为氯化钠,那么从它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氯化钠晶体,应采取 方法。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2)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中含有的酸是 (写化学式)。
(3)长沙新奥燃气公司给用户输送的是天然气,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现有一杯蔗糖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g/cm3,中部的密度为bg/cm3,下部密度为cg/cm3,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说明溶液具有______性;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其中的溶质是______,常温下,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_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