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的现象作出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 
| B.“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 C.空气可以不断被压缩到自行车轮胎中 ---- 分子变小 | 
| D.一个水分子质量为2.9889×10-26kg ---- 分子质量很小 |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
下列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 )
A.铜B.汞C.钨D.铝
去除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样品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食盐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X,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搅拌、煮沸,得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X中有三种成分
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
C.除杂过程中有Na2CO3参加的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将氯化钠溶液用题图装置加热蒸发,至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 
     A  | 
   
     除去MnO2中少量KMnO4  | 
   
     加热固体混合物  |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 
     C  |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 
     D  | 
   
     制取少量熟石灰  |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