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对该微观模拟示意图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 |
| B.化学反应也可以看做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 |
|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
| D.图中表明不同原子半径有大小 |
【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
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CaSiO4 | B.Ca2SiO3 | C.CaSi2O3 | D.CaSiO3 |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 B.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 C. |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
| D. |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
【2015年湖南省株洲市】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有4种分子 |
| B.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
| C.图示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
| D.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
|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
【2015年浙江省衡州市】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黒,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 |
|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
|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
|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