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b端通入氮气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__ 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
(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⑴、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
⑵、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的方法,即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NH3)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⑴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化学反应;
⑵、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
⑶拉瓦锡使汞与空气共热12天生成的红色物质分解;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
(2)净化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 ⑤活性炭吸附。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填序号)。 自来水消毒方法有多种,次氯酸钙[Ca(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若用过滤的方法在实验室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必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该仪器的作用是。
(4)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不能直接饮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采取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物质分类是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下列各组物质中:
①洁净的食盐水 ②液氧 ③铁粉 ④冰水混合物 ⑤氯化钠 ⑥四氧化三铁
(1) 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2) 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3) 属于化合物的是(4) 属于氧化物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