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分)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这场持续4年零3个月,波及世界30多个国家的世界性大战,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破坏。人们纪念战争,就是铭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珍惜当前和平的发展环境,谋求人类发展之路。
材料一:下图

(1)写出上图中两大对立集团名称。
(2)结合史实,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某次战争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3)欧洲的“火药桶”是指哪里?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4)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成为国人们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网民的诗“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
(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在什么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你认为:“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措施巩固新政权,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此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曾经出现了一定的失误,但最终走向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请回答: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新政权?
(2)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领域的改造?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曾经出现了一定的失误”是指什么?这些失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亚太经合组织的英文缩写是WTO.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5年4,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针.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