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画上“√”否则画上“×”(共10分)
(1)商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最早国家的产生。 ( )
(2)春秋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了。 ( )
(3)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被称作东西二城,长安城里还有较为完备的下水道。 ( )
(4)佛教史载东汉末年传入我国的,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又深远的影响 ( )
(5)三国时,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 )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黄河大合唱》为国歌。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12分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〇”。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风阳小岗村试行。 ( )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 )
(4)到1 956年底.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
(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 ( )
(6)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
判断分析题(共3分)
史实 |
结论 |
|
A |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 |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
B |
自从内燃机的出现,汽车大量的生产并投入到市场。随后飞机也出现了。各种陆上和空中的交通工具全都大放异彩。 |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
C |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D |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发动科索沃战争 |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
(1)上述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2分):
历史诊所:以下材料中共有3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远古居民北京人使用人工取火;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文王;春秋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
(1)错在,改正;
(2)错在,改正;
(3)错在,改正。
判断题
皇 帝 |
治 国 办 法 |
政绩 |
李世民 |
选用良吏,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实行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
被少数民族首领拥为“天可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称为贞观之治。 |
李隆基 |
任用贤能,兴修水利,整理财政,废除酷刑苛法,倡导节俭。 |
在他统治期间,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在括号内打A。违背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在括号内打B。上表信息没有涉及到的,在括号内C。
(1)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隋朝的著名皇帝。()
(2)李世民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
(3)两位皇帝在统治期间都非常重视贤才。()
(4)两位皇帝都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5)两位皇帝在统治期间都创造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