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民报》 | B.《申报》 |
| C.《每周评论》 | D.《新青年》 |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创密切相关的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 B.南昌起义的发动 |
|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D.遵义会议的召开 |
“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陕甘革命根据地 |
| C.中央革命根据地 | D.大别山根据地 |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1927年毛泽东
| A.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 B.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
| C.进行长征,实行战略转移 |
| D.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歌谣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
| C.中央革命根据地 |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读下图。与毛泽东提出这一著名论断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共一大召开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 C.遵义会议召开 | D.辽沈战役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