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为“遏制”共产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这种敌对行动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 B.欧盟成立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D.东欧剧变 |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一国两制”的构想 |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和制定这一次策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这里的“伟大的支点”最有可能是( )
A.深圳 | B.浦东 | C.台湾 | D.海南 |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的原因 | B.建立的目的 |
C.发展的过程 | D.发挥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