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
|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主。其中“秦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 B.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 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 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土地和耕牛 | B.土地和人口 | C.封号与耕牛 | D.奴隶和铁犁 |
2009年9月,邓稼先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 A.“两弹元勋” | B.“杂交水稻之父” | C.“铁人” | D.“炮兵英才” |
如图,20 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在联合国代表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图判断,这个“转折点”是
| A.1955 年万隆会议召开 |
| B.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 C.1972 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
| D.1979 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