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 松①
忆归休上越王台②,归思临高不易裁③。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①曹松,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福建、广东一带。②越王台:广州著名古迹。③裁,剪断。请简述第二联的意思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请分析尾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①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扁②。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①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这首词写了长夜的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柳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柳”是传统意象之一。两首诗同为咏柳诗,但画面风格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分别分析。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不同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诗人是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的第一联描写了什么内容?“频”字有何妙用?
第三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尾联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新 年 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为南巴尉时所作。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