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制取气体部分装置。请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上图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__ __②__ __。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应选用_ ___和__ __装置(填字母)来制取并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A装置也可以作为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方程式是_ __,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 (填气体化学式)。
(3)某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小曹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答: ;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不可靠。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不足而引起的。
(4)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用收集满的氧气进行图E所示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物质由H、C、O、Na、Cl、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
(1)X与Y反应能生成A,A与B的溶液混合后缓慢放出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为;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的溶液与B的溶液混合后能生成氯化钠。若需借助无色酚酞溶液才能证明发生反应,则C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能观察到气泡生成,C中一定含有元素。
(3)D能与水反应,将适量D加到E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该浑浊物可能为。若过滤后,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D与E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在相同温度下,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 B.铁锅 C.铜导线
(2)铁生锈的条件是;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写出盐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Zn(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① 向乙中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② 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物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用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构成的物质。
(3)海水淡化可以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分离膜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从海水到淡水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B.该技术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盐类物质 |
C.膜技术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 D.该分离方法目的是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③ t3℃时,将三种物质各x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
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x的
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