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
B.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
C.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
D.将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可证明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
化学上经常要使用下列各种“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并利用下表,能够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 | B.元素周期表 |
C.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 | D.物质的密度表 |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
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
C.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
D.含汞、铅的电池会造成水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收处理 |
下表列出一氧化氮的部分性质(已知:空气在20℃时的密度是1.293 g / L)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
熔点 |
沸点 |
密度(20℃) |
溶解性 |
|
-163.64℃ |
-151.76℃ |
1.249 g / L |
不易溶于水 |
2NO+O2=2NO2 |
则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气法 B.排水法 C.向下排气法 D.向下排气法或排水法
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
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
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下面左行是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右行是燃烧的现象。试将两纵行之间对应关系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木炭①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
B.铁丝 ②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硫磺 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D.磷 ④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