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有 (填编号);
a.面粉 b.食盐 c.白糖 d.牛奶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的溶解度;
②t1℃时,将50克的甲加入到100克的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
③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假设水分没有蒸发),则与原溶液相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3)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①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②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编号)。
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至小的顺序为。
(2)40℃时,甲、乙两种物质(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3)将40℃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能够析出晶体的物质有。
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的袋子,使用时,撕去保护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就会产生热量。
(1)取小袋内的物质加入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袋内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可以说没有硅就没有我们喜欢的计算机。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元素。
(2)SiO2是河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精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C 高温 Si + 2R ,R的化学式为。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请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氧气、氢气、水和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标准内,而另一种不在标准内。
标准一,不包括的物质;标准二,不包括的物质。
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白:
(1)氩气;(2)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3)3个碳酸根离子。(4)2个亚铁离子;(5)硫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