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3年,人类艾滋病在美国首次发现。主要原因是艾滋病毒侵染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下列有关艾滋病毒(HIV)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内核酸中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
B.体内无核糖体,其自身蛋白质的合成不在核糖体上
C.HIV进入人体内环境中部分可被相应抗体消灭,使其失去侵染细胞能力
D.HIV侵染人体后会不断破坏T细胞,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大大丧失,使人患获得性自身免疫病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青藏铁路经过的地区。修建铁路时,预留了野生动物通道,其主要目的是()

A.便于野生动物穿过铁路
B.防止野生动物影响施工
C.便于野生动物种群内基因的交流
D.防止野生动物影响火车通行

海洋中专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如图,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条件及饲喂时间都相同)。该实验说明()

第一组
第二组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性状表现起决定性作用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
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雌性红鲷鱼由雌转雄与红鲷鱼的激素调节有关

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基因频率

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