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 D.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 |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ƒ中氩气(Ar)作反应物 |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
D.中反应为:2FeTiO3+6C+6Cl2![]() |
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
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
B.相对原子质量:X﹥Y |
C.金属活动性:Y﹥X |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
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两种,取5.6克样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0.2克氢气,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合是()
A.Mg和Al | B.Zn和Al |
C.Mg和Zn | D.Zn和Cu |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D.硫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