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发生分解反应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
|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以分 |
|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
|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
如图为锶(Sr)和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
S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
| B. |
B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7个电子 |
| C. |
Sr和Br可形成化合物SrBr |
| D. |
Sr和Br可形成化合物Sr 2Br |
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 6H 10O 5) n(n约为10 3~10 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属于无机化合物 |
| B. |
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16×5) |
| C. |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
| D. |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 3,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①→②,KNO 3的溶解度不变 |
| B. |
①→②,溶液中KNO 3的质量分数不变 |
| C. |
②→③,溶液中NaCl的质量增大 |
| D. |
②→③,溶液中KNO 3的质量减小 |
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 B. |
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
| C. |
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 |
| D. |
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 |
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
② |
③ |
④ |
|
|
|
|
|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燃烧 |
| A. |
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
| B. |
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
| C. |
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 D. |
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