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两组同学进行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

(提示:CuSO4+2NaOH==Na2SO4+Cu(OH)2↓;2HCl+Na2CO3==2NaCl+H2O+CO2↑)
(1)根据实验目的,两组同学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烧杯、试管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现象
结论
甲组
出现蓝色沉淀,天平平衡
质量守恒
乙组
出现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质量不守恒

乙组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甲组”或“乙组”),而导致另一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常用的强酸(盐酸、硫酸、硝酸)跟常用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蓝色晶体A溶入某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试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B、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B,C
(2)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净物,则中性液体是(填化学式);
(3)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其溶质是(填化学式);
(4)写出有色液体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溶液(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填“食醋”或“食盐水”)。

啤酒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和蛋白质等物质。
(1)观察一瓶啤酒,没有看到气泡,打开啤酒瓶盖,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原因是

(2)要使啤酒产生更多的气泡,除可采用振荡或搅拌的方法外,其他方法是
(3)已知从啤酒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检验啤酒中的二氧化碳。请在下表中写出所用的实验药品或用品和实验现象。

实验方法
实验药品或用品
实验现象
方法1


方法2


如图3所示,A、B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烧杯上方悬挂一金属等臂杠杆,杠杆中央的金属滑片可随杠杆左右摆动(摆动幅度足够大),杠杆两端各悬挂一完全相同的塑料小球,杠杆平衡;向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和铁粉,恰好反应后:

(1)A烧杯内小球将(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2)B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是
(3)闭合电键K后,电流表(填“A1”或“A2”)有示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