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地菌),该培养基为 培养基,其中化合A为目的菌提供 等营养要素,在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则常采用 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 ,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2)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 等特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 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素带,而提取样品形成了多种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量不到0.01 mg,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2:在防治害虫上,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1)材料1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信息。
(2)材料1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说明引诱剂具有性和性。
(4)从材料2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__________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下面是关于群落的有关研究,在某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上层 |
中层 |
下层 |
|
植物 |
乔木 |
灌木 |
草本 |
动物 |
雀鸟、戴胜 |
煤山雀、黄腰柳莺 |
血雉、昆虫 |
(1)不同的群落中生物的物种数目不同,可以用度来表示。上表反映了群落的结构,同时说明群落中的生物有明显的 __现象。
(2)此群落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鸟类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与。
某调查小组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资料,请分析回答:
图1图2图3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图1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调查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如图2),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多样性,主要是由_____和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多样性。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A |
10.0 |
9.2 |
8 |
6.8 |
5.5 |
B |
3.0 |
2.1 |
1.1 |
0.3 |
0.1 |
C |
0.3 |
0.6 |
1.1 |
1.5 |
2.3 |
D |
3.0 |
2.0 |
0.4 |
0 |
0 |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神经系统中,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
(2)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以下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过程的是:内外刺激→
→效应器;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的是:
内外刺激→效应器。
(3)试举一例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
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较长时间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
(2)图1中,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de段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__;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
(4)图3中,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的去路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