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为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科研人员将煤液化制备汽油,并设计了汽油燃料电池,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一个电极通入氧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

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写出该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方程式                          ,已知一个电子的电量是1.602×10﹣19C,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路中通过1.929×105C的电量时,生成
NaOH      g。
(2)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某温度时,向AgNO3溶液中加入K2CrO4溶液会生成Ag2CrO4沉淀,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2CrO4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10﹣8
B.含有大量CrO42-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
C.a点表示Ag2Cr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0.02mol•L﹣1的AgNO3溶液与0.02mol•L﹣1的Na2CrO4溶液等体积混合会生成沉淀

②若常温下Ksp[Cr(OH)3]=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1,溶液的pH应调至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沉淀溶解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1)该反应速率开始十分缓慢,一段时间后突然加快,这是因为_____(填化学式)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2)据此原理,可以利用KMnO4溶液来测定H2C2O4溶液的浓度,具体做法如下:
①准确配制0.10mol/L的KMnO4溶液
②将KMnO4溶液盛放在______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
③准确量取25.00mL 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
④进行滴定
滴定终点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是否需要指示剂__________(填“是”或“否”)
(3)在下列操作中,会使测定的H2C2O4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
①盛装KMnO4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KMnO4溶液润洗
②锥形瓶中盛有少量蒸馏水,再加待测液
③盛装H2C2O4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H2C2O4溶液润洗
④滴定后观察滴定管读数时,视线高于刻度线
(4)滴定时所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试计算所测H2C2O4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

实验次数编号
待测液体积mL
滴入的标准液体积(mL)
1
25.00
28.95
2
25.00
25.05
3
25.00
24.95

(3分)25℃时,有下列四组溶液①0.1mol/L醋酸溶液,②0.1mol/L的盐酸,③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④pH=13的氨水
(1)溶液中的c(H+)大小关系是(填序号,下同)。
(2)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3)取等体积的③和④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关系为③④(填“>”、“=”、“<”)。

(4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 mol D,请填写下面空白。
(1)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2) 若开始时只加C和D各4/3 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则还应加入_____ mol B物质。

(8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 m+n_________p(填“>”“=”“<”)。
(2)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

(6分)根据所学化学反应原理填空:
(1)升高温度时,水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体积、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和等浓度的NaOH溶液时所需体积分别为V1、V2 。则V1V2(填“<”、“>”或“=”)
(3)某反应放热且熵增加,该反应自发进行(用“能”或“不能”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