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分离苯酚和乙醇,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
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A.④⑤③ | B.⑥①⑤③ | C.⑧①⑦ | D.⑧②⑤③ |
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AlO2-、NO3- | B.K+、NH4+、CH3COO-、OH- |
C.K+、NH4+、MnO4-、SO42- | D.Na+、Ag+、NO3-、Cl- |
双羟香豆素医学上用作抗凝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9H14O6 |
B.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
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10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4 mol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
下列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性质活泼,易与多种物质反应 | B.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
C.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钠 | D.具有漂白性 |
下列各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都正确是
下列有关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钢铁腐蚀时,铁有时候作负极有时候作正极 |
B.将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氢气产生 |
C.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氯气在阳极产生 |
D.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电子从负极经过溶液流向正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