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所示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密度ρ(煤油)<ρ(钠)<ρ(水) |
B.用乙图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
C.用丙图装置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钠溶液 |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下列各组解释合理的是()
物质的检验、制备和用途及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在一定浓度的乙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 |
完全是由于乙酸根水解所致 |
B |
向少量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
C |
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
铁、铝表面发生了钝化现象 |
D |
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和CO2,有NaHCO3固体析出 |
NaHCO3是难溶于水的盐 |
某物质的晶体内部一个截面上原子的排布情况如右图
|
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
B.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且都能与硫酸溶液反应 |
C.工业上制备镁是用电解熔融的MgO来完成的 |
D.SO2通入新制氯水中,氯水退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NH3(H2O含石蕊) 蓝色喷泉 | B.HCl (H2O含石蕊)红色喷泉 |
C.C1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 D.CO2(NaOH溶液) 无色喷泉 |
把7.4 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6" 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 )。
A.3.18 g | B.2.12 g | C.4.22 g | D.5.28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