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的反应:2Fe +6H+ ="=2" Fe3+ +3 H2↑ |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Na+ + CO32― + H2O + CO2="=" 2NaHCO3↓ |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金属钠: 2Na + Cu2+ ==2Na+ + Cu |
D.向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 . H2O ="=" 4NH4+ + AlO2- +2 H2O |
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aq) 离子总数大于NaClO(aq)中离子总数
B.pH=3的硫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等于pH=11的氨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0.1 mol/L的NaHA溶液pH=5,则溶液:c(HA-)>c(H+)>c(A2-)>c(H2A)
D.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混合液:c(Na+)>c(NH4+)>c(SO42-)>c(OH-)=c(H+)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 |
H2S的酸性比H2SO4强 |
B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
C |
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 |
蔗糖未水解 |
D |
C2H5OH与浓硫酸170 ℃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
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与浓溴水可发生取代反应 |
B.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
C.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
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
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如果分子中含有3个—CH3、2个—CH2—和1个,则该结构的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9 B.6 B.5 D.4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粒子组是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
B.常温下,![]() |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 -13mol·L-1溶液中:AlO2-、K+、SO42-、Br- |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NH4+、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