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陵驿二首①(其一)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①[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孤云飘泊复何依?”用了什么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比较文天祥这两首诗的尾联有什么异同?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醉落魄
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①
[南宋]胡铨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②。酒欲醒时,兴在卢全碗③。
【注释】①庆符:名张伯麟。当时秦桧主和,庆符说:“夫差,而忘勾践之杀尔父乎?”秦桧听说大怒,将庆符关入监狱,打得体无完肤,流放到吉阳军。时作者亦因上书力诋和议,请斩秦桧,被诬为“讪谤”,也被贬到吉阳军。②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③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卢仝写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句。词句“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除夕九江官舍
【明】欧大任
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
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
泪每思亲随,书频寄弟看。
家人计程远,应已梦长安。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试结合诗句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改编】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①。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洞房:幽深的居室。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试分析蒋词上片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
结合两首词的下阕,分析一下,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思中原
(南宋)刘过①
中原邀邀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③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④。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⑤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人,尚气节,以功业自许,多次进恢复中原之策,不为时所用。屡试不第,漂泊于江湖间。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③衣冠:指士钟、世家大族。④天阊:即天门,指朝廷。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到江西抢到被埋的宝剑。请赏析诗歌首联的妙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