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相伴走了三十年,一向无甚大病的她倒要走在长病的他之前了。昨天去参加了一个“文革”中与她同囚“牛棚”的一位老先生的追悼会,回来路上竟猝然倒地。
他怎么都不能接受这个突降的不幸。他跪在她面前,紧握那只失血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说好的,将来你是先要送我的,你怎么可以先走了呢!怎么可以不管我了呢!”她仿佛听到了他的声音,失神的目光亮了一亮,闭着的嘴张开了,发出了耳语般的声音,好像是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啊……
丧事之后,他和女儿整理了她的遗物。他忍不住又一次泪满衣襟,他摩挲着一摞妻用过的书、笔记本,一页页翻着。突然,他觉得手上有些异样,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本笔记本的内芯,每两页的四周都粘上了。
他小心翼翼地启开了粘着的纸边。出现在眼前的是,几十张蓝色的信纸,每一张上都有着长短句---这是一个男人写给女人的几十封情书。男人正是不久前去世的那位老先生。银钩铁划,写活了一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静悄悄的爱!
他像一座雕像般地沉默着,久久。女儿一双手轻轻地按在父亲的肩上。望着,满头白雪的老父,女儿的手战栗了,声音哽噎了:爸爸,请你原谅妈妈吧,她已经走了,对死者是要宽恕的……
父亲像是睡着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望着女儿缓缓说道:
“爸爸!好爸爸!”女儿悲声如箫。    节选自徐慧芳《爱的阅读》
请为上文续写一段父亲与女儿对话的文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小说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
①割须弃袍②义释严颜③辕门射戟④单骑救主⑤白衣渡江
《呐喊》中塑造了一些旧知识分子形象,列举其中两个并概括其共同特点。

简答题
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林黛玉和谁一起看《西厢记》?看完书后有什么举动?请简述。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过了数日,细作回报:“荆州城中扬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别建新坟,军士各挂孝。”某惊问曰:“没了甚人?”细作曰:“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某谓鲁肃曰:“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这里的“某”是谁?他想出的是什么计?最后结果如何?请简述。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曹)植略不思索,即 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曹丕听后有何反应?他又是如何处置曹植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
“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指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又是如何收场?

简答题
“……可知这样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简述这件事。
(关公)书略曰:“……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关羽“异日”如何报答曹操的“余恩”?请简要叙述其相关情节。(100字左右)

简答题
在《红楼梦》中,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