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概括分析题
美与丑之外,对立而可混合或互转的还有崇高和秀美以及悲剧性与喜剧性两对审美范畴。既然叫做审美范畴,也就要隶属于美与丑这两个总的范畴之下。崇高(亦可叫做“雄伟”)与秀美的对立类似中国文论中的“阳刚”与“阴柔”。我在旧著《文艺心理学》第十五章里曾就此详细讨论过。例如狂风暴雨、峭岩悬瀑、老鹰古松之类自然景物以及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米琪尔安杰罗的雕刻和绘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阮籍的《咏怀》、李白的《古风》一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崇高或雄伟之感。春风微雨、娇莺嫩柳、小溪曲涧荷塘之类自然景物和赵孟頫的字画、《花间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春江花月夜》乐曲之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秀美之感。崇高的对象以巨大的体积或雄伟的精神气魄突然向我们压来,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势不可挡,因而惊惧,紧接着这种自卑感就激起自尊感,要把自己提到雄伟对象的高度而鼓舞振奋,感到愉快。所以崇高感有一个内不愉快而转化到高度愉快的过程。一个人多受崇高事物的鼓舞可以消除鄙俗气,在人格上有所提高。至于秀美感则是对娇弱对象的同情和宠爱,自始至终是愉快的。刚柔相济,是人生应有的节奏。崇高固可贵,秀美也不可少。这两个审美范畴说明美感的复杂性,可以随人而异,也可以随对象而异。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文中“崇高”和“秀美”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文中列举了不少自然景物和文艺作品,有什么作用?
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崇高”和“秀美”这两个审美范畴持什么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月9日,59岁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莫振高因病逝世。生前,他用微薄工资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善款,资助1.8万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为让失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莫振高向慈善机构、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求助。在各种场合,莫振高总是说:“我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没有路费,帮一把吧。”他因此被称为“化缘校长”,孩子们叫他“校长爸爸”。 教师们说,莫振高的一生,是让瑶山贫困孩子读书走出大山的一生。莫校长过世后,清华大学招生办等高校部门及海内外校友纷纷发来唁电。近千名学生、校友、亲朋自发前往莫振高家中吊唁。整个县城三家花圈店当日断货。
要求:发一条微博,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表达与对莫校长的悼念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内容和寓意。(60字以内)
(2)根据漫画写一则公益广告。(20字以内)

简答题
简述《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女子及宝玉三次结社作诗的有关内容。
答: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部诗集叫《飞鸟集》,请说明作者取此书名的用意何在?

下面是一段关于“快乐”有奖征答的文字,请先用四个词语概括每个答案都包括的四个基本要素,然后将这四个词语连缀起来,把后面省略的话补写完整。()
英国《太阳报》曾以“这个世界谁最快乐”为题进行了一次有奖征答,并在应征的8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最新作品的艺术家;
②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孩子;
③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④ 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医生。
(1)从这四个答案来看,每个答案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2)这意味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用废旧报纸练毛笔字时,总觉得自己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倘若用最好的纸就会珍惜,以很好的心态专心致志地写,所以字也就能够写好。
请你分析这个现象并谈一谈得到的其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