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分析题
美与丑之外,对立而可混合或互转的还有崇高和秀美以及悲剧性与喜剧性两对审美范畴。既然叫做审美范畴,也就要隶属于美与丑这两个总的范畴之下。崇高(亦可叫做“雄伟”)与秀美的对立类似中国文论中的“阳刚”与“阴柔”。我在旧著《文艺心理学》第十五章里曾就此详细讨论过。例如狂风暴雨、峭岩悬瀑、老鹰古松之类自然景物以及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米琪尔安杰罗的雕刻和绘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阮籍的《咏怀》、李白的《古风》一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崇高或雄伟之感。春风微雨、娇莺嫩柳、小溪曲涧荷塘之类自然景物和赵孟頫的字画、《花间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春江花月夜》乐曲之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秀美之感。崇高的对象以巨大的体积或雄伟的精神气魄突然向我们压来,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势不可挡,因而惊惧,紧接着这种自卑感就激起自尊感,要把自己提到雄伟对象的高度而鼓舞振奋,感到愉快。所以崇高感有一个内不愉快而转化到高度愉快的过程。一个人多受崇高事物的鼓舞可以消除鄙俗气,在人格上有所提高。至于秀美感则是对娇弱对象的同情和宠爱,自始至终是愉快的。刚柔相济,是人生应有的节奏。崇高固可贵,秀美也不可少。这两个审美范畴说明美感的复杂性,可以随人而异,也可以随对象而异。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文中“崇高”和“秀美”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文中列举了不少自然景物和文艺作品,有什么作用?
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崇高”和“秀美”这两个审美范畴持什么看法?
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字数一定与原诗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在横线处。(4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使书法显得死板
②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③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④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⑤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正在读高三的小黄对门将要搬的是父亲的一个年轻同事李明。接连十天,李明装修房子弄出的噪音都响到晚上12点后,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也堆放在本就不宽的楼道里,不仅气味难闻,连走路都难。
小黄想要婉转告诉李明施工别太晚,装修材料也别堆在楼道里,见到李明,他会怎么说呢?请写出。(70字左右)
阅读下面一段介绍三峡风光的文字,然后根据这段文字的句式特点在划线处天上相应的文句。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这里的奇石,,,;这里的溶洞,,,……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全过程,请根据要求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字)。
(2)第二阶段:(不超过l5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