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分析题
美与丑之外,对立而可混合或互转的还有崇高和秀美以及悲剧性与喜剧性两对审美范畴。既然叫做审美范畴,也就要隶属于美与丑这两个总的范畴之下。崇高(亦可叫做“雄伟”)与秀美的对立类似中国文论中的“阳刚”与“阴柔”。我在旧著《文艺心理学》第十五章里曾就此详细讨论过。例如狂风暴雨、峭岩悬瀑、老鹰古松之类自然景物以及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米琪尔安杰罗的雕刻和绘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阮籍的《咏怀》、李白的《古风》一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崇高或雄伟之感。春风微雨、娇莺嫩柳、小溪曲涧荷塘之类自然景物和赵孟頫的字画、《花间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春江花月夜》乐曲之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秀美之感。崇高的对象以巨大的体积或雄伟的精神气魄突然向我们压来,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势不可挡,因而惊惧,紧接着这种自卑感就激起自尊感,要把自己提到雄伟对象的高度而鼓舞振奋,感到愉快。所以崇高感有一个内不愉快而转化到高度愉快的过程。一个人多受崇高事物的鼓舞可以消除鄙俗气,在人格上有所提高。至于秀美感则是对娇弱对象的同情和宠爱,自始至终是愉快的。刚柔相济,是人生应有的节奏。崇高固可贵,秀美也不可少。这两个审美范畴说明美感的复杂性,可以随人而异,也可以随对象而异。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文中“崇高”和“秀美”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文中列举了不少自然景物和文艺作品,有什么作用?
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崇高”和“秀美”这两个审美范畴持什么看法?
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甚或……固然……,可是……),另写一个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贯)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答:
。
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面空缺处的两句话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2007年在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赛场上,以为来自肯尼亚山区名叫切默尔的农妇,跑出了2小时39分零9秒的成绩,第一个越过终点线。在颁奖仪式上,有一位资深的体育记者问她:“切默尔女士,我从您的资料上看到,您只是一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已经不适合参加马拉松比赛了,渴念却战胜了众多职业高手,夺得了冠军,请问,您是靠什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让大家万万想不到的是,切默尔说出了一句震惊世界的话:“!”
此言一出,大家都愣住了,她的话实在有悖于体育精神。就在大家发呆的时候,切默尔却抹去了脸上的泪水,她哽咽着继续说:“因为我是一个母亲,如果我能有了这7000英镑的奖金,我的四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我就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了。”切默尔的话让全场足足愣了十几秒钟,接着,喧闹的运动场上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
将下列语段中与主旨无关的两句删去,并将原文漏掉的一句话还到原位。
①中国人是吃惯了“大锅饭”的。②后来发现这样吃下去弊病太多,便来了个奖优罚劣。③古人是颇注意赏罚严明的。④然而就时下而言,有些单位的领导往往愿意赏善而不愿意罚恶。⑤何故?⑥诚然,思想政治工作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但这不等于只奖不罚。⑦他们认为赏善多,矛盾少;罚恶多,生是非,丢选票,基石还会丢掉乌纱帽。⑧由于只赏不罚,结果使企业涣散。应删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漏掉的一句话为“这一改革使企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句话应放在——句之前。
下面一段文字是某学习辅导材料的广告语,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各补写出一句话。
朋友,我正看着你呢,你也正看着我。
我不是一幅色彩缤纷、线条优美的画卷,也许不能让你感受生活的美妙,世界的神奇;
(1)。
我只是一行行前人的足迹,引领你登上书山的顶峰;
(2)。
啊,朋友,
其实,我是一页页在久久期盼,期盼着能与你晤谈的文字。
请根据语言简明的原则,选出下面一段话中应该删去的三个词语。(只写出序号即可)
随着改革开放的①深入,我国的②旅游业飞速向前③发展,旅游上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记已⑤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作品,因此指导学生如何⑥写好游记,尤其显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