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 |
B.物质B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吸热 |
C.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
D.15min时,物质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的物体缓慢匀速竖直提升 ,人对绳端的拉力 为 ,不计绳重和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则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 |
B. |
动滑轮的重力为200 |
C. |
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 |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强了对 的监测。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 的四个电路图,其中 是气敏电阻,阻值随 浓度增大而减小, 是保护电阻。现要求 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A. |
|
B. |
|
C. |
|
D. |
|
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
B. |
|
C. |
|
D. |
|
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出圆珠笔的"笔尖钢",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中国创造"。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按压式圆珠笔弹起的情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A. |
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 |
B. |
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易擦去,是因为分子不运动 |
C. |
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
D. |
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C.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D.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