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小宇同学后若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刻度盘左边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
A.小灯泡L两端电压太低 |
B.电压表所选量程太小 |
C.电压表所选量程太大 |
D.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3)小宇同学继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实验中若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了位置,则小灯泡将 (填“不亮”、“很亮”、“正常发光”或“烧毁”)
(5)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还可以完成的电学实验有:
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口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端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g;牛奶密度为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这样调整的好处是。
如图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当我们提起筷子,米和杯也被提起是_____摩擦力作用的结果,筷子所受米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杯子所受米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在做实验时,如何能让实验的成功率更高呢?请你提出一种方法:
。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那么,流动着的液体的压强大小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图甲所示的玻璃管,可以看到A、B处竖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同,这说明A、B处的压强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引起A、B处的压强不相同呢?
我们知道,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A、B处的水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B处水管的横截面积比A处小,所以,水在B处的流速一定比在A处的流速大,由此可见,A、B处压强不同是由水的流速不同引起的.
(1)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A、B两处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PB,其物理依据是:A处竖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B处高度。
(2)请你总结出流动液体压强大小规律:.
(3)根据你得到的规律解释下面的现象:图乙表示的是两艘并排的船,它们在航行时常常会不自主地碰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4.5ml)、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 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_______cm 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请写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