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
A.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
B.动荡局势的加剧 |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
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
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
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权力的监控 | B.对君主的制约 |
C.突出法治 | D.强调主权在民 |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原因应该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