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全书·遗书二上》云:“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乃知不善尤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 B.心即理也 |
| C.发明本心 | D.致良知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投资总额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分配给农业、水利工程等的投资额却不断上升,从1959年的10. 5%提高到1963年的25%以上。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顺应“大跃进”建设需要 |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渡过困难 |
| C.保证“一五”计划的实施 | D.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局面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
|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
|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
建国之初,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是
①由国家发动②以私人为主体③城市主导④优先发展工业⑤农村主导
⑥优先发展农业⑦内向型工业化⑧外向型工业化⑨贸易保护政策
| A.①③④⑦⑨ | B.①④⑤⑦ |
| C.②③④⑦⑨ | D.②⑤⑥⑧ |
在下列时间轴的两个“?”处,分别应填
| A.国联成立 / 新中国建立 |
| B.《布雷顿森林协定》制定 / 解放上海 |
| C.关贸总协定成立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D.联合国成立 / 渡江战役 |
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宣传标题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可见,马歇尔计划
| A.是美国谋求世界经济霸权的开端 |
| B.推动了冷战格局的最终形成 |
| C.有助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
|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化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