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通考》记载,北宋赋税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下表中不能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 年份 |
赋税总收入(万贯) |
农业税(万贯) |
茶、盐、酒、商等税(万贯) |
| 997 |
3559 |
2321 |
1238 |
| 1021 |
5723 |
2762 |
2936 |
| 1068 |
7070 |
2162 |
4911 |
A.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政来源
B.宋代经商的环境相对宽松
C.宋代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农业的重要地位发生根本转变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
| A.和气生财的寓意 | B.兴旺发达的诉求 |
| C.诚实守信的理念 | D.放眼世界的胸怀 |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 B.西汉 | C.北宋 | D.南北朝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B.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 C.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传统中国为一个农业社会,人民依赖土地生活,与土地的关系密切。有关中国历史上土地与农民的关系,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北魏实施均田制,原则上需由政府授田,才能经营土地 |
| B.战国到秦汉时代,私人可以拥有土地,也有土地买卖的行为 |
| C.西周时代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耕种所得全都交给贵族 |
| D.唐代前期沿袭北魏均田制,政府依每产人口给予田地耕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