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 B.国民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 | B.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
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
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必然 |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侵略 |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
下表历史分析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 |
结论 |
|
A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 |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
B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
C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新建速度和规模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D |
遵义会议上,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实现了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的转变 |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