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间接说明了
| A.服饰穿着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 | B.中国革命力量主要分布在海外 |
| C.政治运动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 | D.中国革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 |
| B.内景:考场中张贴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标语 |
| C.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标志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B.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
|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
| D.“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2010年11月,即时通信软件“QQ”与360安全卫士展开了一场铺天盖地的网络大战,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思考。亿万网民纷纷参与其中,各说各话。对此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 B.国家应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 |
| C.网络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 D.网民应该集体抵制交战双方 |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
| 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 B.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
| C.量子论的提出 | D.相对论的提出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又经历过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是党的哪次会议()
| A.中共十三大 | B.中共十四大 |
| C.中共十五大 | D.中共十六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