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2月,清上谕“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纂”。1903年3月,谕令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并强调要率先拟出,尽快颁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清政府这一决策,主要是
A.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 B.搜刮民间公司用于巨额赔款 |
C.适应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 D.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 |
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的共识,是两岸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下面对“共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B.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 |
C.两岸实行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
D.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前 |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C.赶走了欧洲各国的侵略者 |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 D.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
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22次大规模战役,从“七七事变”、淞沪抗战到后来的武汉会战,中日双方以争夺大城市为主,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下列对此阶段正面战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 |
B.积极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C.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 |
D.给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