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宣示预备立宪谕》。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十多省响应。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这些现象表明
A.当时拥护君主立宪者占绝大多数 |
B.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民众与立宪党人的支持 |
C.清政府的立宪活动已无法改变其覆灭的命运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1921年,苏俄为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实行新经济政策。它规定
①放手恢复资本主义经济 ②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③恢复商品交换 ④将所有工矿企业收归国家经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
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 B.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
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 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
俄国颁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
①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②使农业迅速大型化、现代化
③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一部分资金
④封建贵族经济和小农经济形式并未废除,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根本目的是
A.掠夺金银财富 | B.积累原始资本 |
C.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 D.输出剩余资本 |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人类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车完全取代人力、畜力交通工具 |
B.蒸汽动力开始应用于海上和陆地的交通,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
C.蒸汽动力开始应用于空中交通,人类交通开始由平面转变立体 |
D.汽车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家庭交通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