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决定,要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国务院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
①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
②是完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
③表明政府重视解决群众接受社会救助的权利
④突显了各级政府依法履行社会救助的职责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每逢羊年,我国婴儿出生率都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
| A.体现了某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
| B.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 |
|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
| D.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
据《重庆晚报》报道,虽有文凭,但看不懂地图不识路,家用电器不会用,交通标志不认识……这就是新文盲。把缺乏基本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的人界定为“新文盲”,其依据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
| C.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决定的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K(对决)”“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等。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
①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②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③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④经典作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