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中评价的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皇帝制 | D.行省制 |
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A.四手共抬一盘 | 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
C.阡陌纵横之农田 | D.执干戈以卫社稷 |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在后期扩大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局面,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地位的变化 | B.井田制的兴衰 |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D.生产关系的变化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
据说周共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建立封建制度 | B.分封诸侯国 | C.委任官职. | D.实行宗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