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
英国与美国的代议制都是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表述正确是
A.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优越 |
B.两国的政体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
C.美国政府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英国政府则是王权至上 |
D.两国的国家元首的权力和地位相同 |
独立后的美国用联邦制代替邦联制的目的是( )
A.扩大各州州长的权力 | B.调和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D.割断与英国联系 |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 B.为官清廉,虚心纳谏 |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
“在英国,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利,己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材科中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是( )
A.专制王权阻碍了社会发展 |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
C.工业革命的推动 | D.议会改革的结果 |
罗马法中的人格指权利义务主体。黑格尔认为,“罗马的人格权不是人本身的权利,至多不过是特殊人的权利”。这里的“特殊人”是指( )
A.奴隶 | B.罗马妇女 |
C.罗马公民 | D.罗马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