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这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是 ( )
| A.儒家至尊的地位被打破 | B.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 |
| C.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 | D.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
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行汉制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
|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 B.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 |
|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唐中宗软弱无能
B.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C.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D.唐朝皇帝的决策具有真正的民主性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之威德。”历史的实践证明,此想法()
| A.切合时情,迎合帝王 | B.不合时宜,难以实践 |
| C.敌人阴谋,离间君臣 | D.书生之见,荒诞无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