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 B.维新变法运动影响 |
C.辛亥革命的影响 |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为( )
A.爱国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 B.本质为恶 |
C.非善非恶 | D.本善习远 |
“今窃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